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来讲校史】曲阜师大建校初期栽种的各种树木

    发布日期:2025-11-05 来源:党委宣传部 审校:刘永礼
    文字:李绍强 编辑:孙红梅 责编:黄江滔

    讲述人:李绍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级教授,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古代史、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导师,学校1361人才工程人员,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山东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民主促进会济宁市委委员,民主促进会曲阜师范大学总支主委,曲阜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督导,曲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济宁市政协委员。

    曲阜师大建校初期栽种的各种树木

    1955年山东师范专科学校在济南成立,翌年学校迁到曲阜成立曲阜师范学院,开启了曲阜师大70年办学的漫漫历程。学校初创,条件艰苦,没有电和自来水,只有两座二层教学楼、东西联合教室、一座图书馆、四座二层学生宿舍楼和12排教工平房。当时师生只有数百人,建筑也少,所以学校空地很多,栽种了许多梧桐、杨柳、松柏、果树等。

    梧桐树主要栽种在学校内环状道路和东西联合教室前,学校的很多活动都在此举行。校内环状道路北侧东西方向的路称为“林荫道”,长约200多米,天热时全校会议、典礼等都在梧桐树荫下举行。记得当时师生们搬着椅子或马扎,排着队伍,簇拥在如长廊般的林荫下开会。90年代中期为修建新图书馆,需要把那些梧桐树移栽到别处,师生们恋恋不舍,念兹在兹。

    杨树主要栽种在学校围墙内和老图书楼北以及现在的正南门东侧附中旧址。围墙内一圈的普通杨树茂密如林,像卫兵一样拱卫着学校。老图书楼北的白杨树高大雄伟,根深叶茂,每当微风吹来,树上的叶子总是发出哗哗声响。

    松柏树现存的是在科技实验大楼后和生物楼以及综合教学楼前,这些松树当年曾作为迎客松在老南门内矗立,是学校初建时的标志物。

    果树有东西教学楼南面的苹果林、东西联合教室北面的杏林、东西排教工宿舍之间的核桃林以及学校西北的葡萄园。

    学校的这些树木连片茂密,各种建筑掩映其中,远看就像一大片森林。春天,我们这些从小在学校长大的教工子弟,捡杨树毛和榆钱做窝头吃。夏天,我们在各种树木下摸知了龟作为美食,经常收获满满。秋天,苹果黄杏葡萄成熟,金黄紫红,酸甜可口,令人垂涎欲滴,我们有时可能乘机顺几个吃。然后在秋风起兮时扫树叶、捡树枝,以烧锅做饭。冬天,北风呼号,银装素裹,我们不惧寒冷,在树下打雪仗,追逐嬉戏,充满童趣。

    星转斗移,光阴荏苒,我在学校长大并大学毕业后回校工作到退休,至今已历经68个春秋,亲眼目睹了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和辉煌。如今学校经过70年的发展,招生数量比建校初扩大了几十倍,校区面积和建筑也大为增加,那些果树和杨树自然被建筑所取代。当然学校保留了梧桐树和部分白杨、松柏树,这些老树高大茂盛,树荫如盖,在树下读书,凉爽宜人;沿路行走,树影婆娑。树木为我们带来绿色和氧气,调节校区的温度和湿度;而大树的雄伟和斑驳,则体现着积淀和沧桑,也见证着学校艰难创业和奋发图强的峥嵘岁月。

    今年是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我们徜徉在茂密如盖的巨大梧桐树下,仰观耸立入云的高大白杨,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信曲阜师范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也将和这些参天大树一样,根深叶茂,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