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曲园礼乐承文脉 乐舞圣城敬先师 

    曲阜师大170名师生圆满完成孔子文化节演出

    发布日期:2025-09-30 来源:音乐学院 审校:谢仕兴
    文字:杜心乐,高川 摄影:侯新建,刘华玮,赵忠颖 编辑:孙红梅 责编:黄江滔

    音乐学院讯  9月28日,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由曲阜师大音乐学院170名师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在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圆满完成雅乐演奏、乐舞告祭、礼仪服务等任务,所主演的八佾舞《新编祭孔乐舞》作为大典的核心亮点,通过乐舞形式展现儒家思想文化,阐释儒家学说中“礼”的涵义,赢得了中外嘉宾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

    “八佾舞是最高规格祭祀礼仪,每一个动作都是与传统的对话。”作为本届孔子文化节的核心活动,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以“仁礼天下・和合大同”为主题,设置“礼宾天下、礼启圣门、礼敬至圣、礼运大同”四个篇章。为组织好此次活动,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组织170名师生队伍参演,历时半个多月的高强度排练,最终得以完美呈现。

    彩排期间,学校党委书记邢光,党委副书记李志红专程赴现场看望师生,并详细询问排练计划、时间安排以及师生们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对师生们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全身心投入排练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学校领导强调,八佾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在孔子文化节这一国际平台上展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代表着学校的文化形象与育人成果,希望师生们精益求精,以最佳状态呈现出高水平的表演,让世界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演出当日,随着洪亮雄浑的钟声开启众音,曲园学子身着汉服次第进入角色,奏响编钟、编磐、古琴、瑟、箫等众多古老民族乐器,64名舞生手持籥与雉尾羽组成八佾方阵,以25度精准踢正步、规范步距演绎古礼威严;20名乐生操控“天子长安”编钟、编磬、瑟等古乐器,奏响开城乐舞《金声玉振》开篇乐章,与10名歌工的和声形成“钟发声、磬收韵”的古典交响,共同再现了儒家礼乐“诗、乐、舞”一体的千年雅韵,表达了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崇高敬意,成为全球“云祭孔”直播中最受瞩目的环节之一。此外,学校还有28名学生承担礼仪服务,以庄重仪态展现礼乐文化浸润下当代青年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三学生矫雨辰表示,这是一次跳出课本、亲身融入千年礼乐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能深刻理解儒家“礼乐相济”的精神内涵。参与如此大型、庄重的文化盛事,让我们接触到丰厚儒家经典文化、传统礼仪知识,是一次很好的舞台锻炼机会。通过演奏编钟、编磬、古琴等平常较少接触的雅乐乐器,我们也拓宽了音乐视野,增强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践行了艺术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本次参演是学校连续多年参与孔子文化节的重要实践,师生们的精湛技艺不仅是完成一项重要参演任务,更是学校推动传统文化“两创”,搭建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文明对话桥梁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