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讯 “在新一轮中东地缘政治动荡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课题研究致力于从新的角度透视部落社会对当代中东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复杂影响,进而为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若干历史借鉴与启示。”在日前举办的第一届区域国别研究暨中东热点问题高端论坛上,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肖文超教授就库尔德学的研究作了专题报告。
今年10月份,肖文超教授的“库尔德政治部落主义与晚期奥斯曼帝国国家治理研究”成功获批立项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肖文超教授长期从事现代国际关系史与中东问题研究,此次立项的研究课题以国家治理为视角,拟对库尔德部落社会与晚期奥斯曼帝国国家权力互动的历史进程进行专题考察,同时对奥斯曼帝国不同时期管控库尔德部落社会模式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深入阐释库尔德政治部落主义对晚期奥斯曼帝国国家治理格局产生的多维影响。
“板凳要坐十年冷,这是最基本的科研心态和素养。”肖文超教授说,做学问是一个逐渐深入、不断升华的过程。他喜欢引用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治学三境界来自勉。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这一阶段,学术研究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研究者面临纷繁芜杂的中外文献、档案和理论框架,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有时候会感到一筹莫展。他说:“第一境的迷茫和孤独提醒我们,学术研究起初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需要勇气与耐心,探寻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论。”
“治学者在经历了初期的困惑之后,开始进入了专注研究的状态。这种深入的研究可能带来巨大的学术压力,但此时更需要研究者不畏难、不退缩。”肖文超教授说学术研究的第二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重坚持与付出,强调对学术目标的坚定信念和持续努力,要不断磨砺自己的学术能力与思维方式。
“到了学术研究的成熟阶段,会对自己的研究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发现独特的视角或解决方案。”肖文超教授表示,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研究者经过长期的沉浸和努力,不再为表面的学术成果而困扰,而是在深度思考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学术道路和价值,能够对学术领域有所贡献,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
作为学校2023年引进的高层次省级青年拔尖人才,肖文超教授非常感谢校、院两级提供的平台支撑,特别是学校创新整合了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研究资源与力量,并推动校地共建,打造了中东中亚地区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以及文明区划研究中心,为培育高水平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通过建设研究中心来凝聚科研队伍、凝练科研方向,进而加强有组织科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增元表示,为加快科研成果产出,促进年轻人才快速成长,学院以各个研究中心为依托、以羲和讲堂和青年学术沙龙为载体,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学术研讨、科研成果培育等系列活动,全力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各种支持,坚持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科研工作。